2014年,《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发布,并在全国陆续推广。它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,被大家称为“新高考”。
新高考选科与大学录取
“新高考”摈弃了老高考简单的文理分科办法,选择采用全新的“3+3”和“3+1+2”选科模式,从而赋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,也更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。“新高考”下,高校录取学生不再单纯看成绩,而是采用“两依据、一参考”,也就是依据的统一高考成绩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两项,同时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,进行择优录取。
截至今年,新高考改革已经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启动。其中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浙江、山东等省市采取“3+3”选科模式;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重庆、黑龙江、甘肃、吉林、安徽、江西、贵州、广西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内蒙古、四川、云南、宁夏、青海等省市自治区实行“3+1+2”选科模式。
“3+3”模式下,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三个科目必考,另外从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科目中选考三个(浙江省多一门技术科目);“3+1+2”模式下,除了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三个必考科目外,考生从物理、历史两个科目中二选一,再从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四个科目中自选两门。
新高考的选科规则决定了考生可以选择的学科组合方式比较多:“3+3”模式下最多可以有20种之多;“3+1+2”模式下也可以有12种。相比较老高考简单的文理分科模式,仅就选科而言,情形就已经相当复杂了。
而与如此复杂的选科模式相对应的是,不同大学、不同专业的录取规则对考生的选科要求不同。例如,北京大学工科试验班和理科试验班类专业要求必须选考物理、化学,国际政治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必选思想政治;清华大学理科试验班类专业要求必选物理,艺术史论专业必选历史。
新高考从高一开始
由于新高考选科组合以及专业选择的复杂性,加上新高考改革引导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兴趣特长,并与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,大多数高中学校从高一上学期就安排学生选科,并指导学生进行高考升学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。因此,很多人说新高考事实上不只是一场考试,而是从高一就开始的一场“持久战”。
除了选科复杂之外,新高考下大学的录取方式也非常复杂。以往我们只知道考重点大学主要凭高分,此外就是少数艺术特长生、体育特长生、军校生、警校生、师范生等。新高考下,单纯凭高考分数高已经不能保证上重点大学了。强基计划、综合评价、高校专项计划等已经成为985、211等重点大学的主要招生方式。而要通过这些招生方式考上重点大学,对综合素质、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很高,如果不从高一开始规划和准备,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。
总之,新高考改革对广大考生而言既是一个全新的机遇,因为它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;同时,新高考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:学生面临的选择多了,困惑也就多了,要准备的东西也就更多了。学校不仅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成绩,同时要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,提供更多元、更丰富的指导和培养。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,还要解答学生关于选科、选专业、选校、填志愿等复杂问题的疑惑,实在是难以顾及……
对于孩子正在上高中和即将上高中的家长而言,新高考这场从高一就开始的新“战役”,打法不一样了,“陪战”的思路也该改变了。